探秘“水發力量”| 勇于造“山”的“飛灰人”
發布時間: 2021-08-24
這是菏澤水投森烽再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投森烽)經營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固化物集中處置填埋場日常作業場景。生活垃圾焚燒后經過煙氣處理系統過濾出的“飛灰”,重金屬含量十分高,會嚴重污染土壤、水源,必須經過統一收集,添加螯合劑使其趨于穩定后,運送到指定場所做專業的填埋處置,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環境和居民身體健康的影響。
隨著公司近期飛灰處置業務的增加,填埋場每日需處理250t以上的飛灰,公司特種車輛已全負荷運作,并增加人手來提高處置效率,但處置任務壓力依然很大?!按蠹以偌影褎?!咱們新合作的兩家電廠清完庫存后,這種高進場量就會恢復正常,大家一定要把安全意識放在首位,不要因為處置量大就放松警惕!”這是水投森烽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施學強在填埋場對著正在作業的員工們囑咐到。施學強作為公司主要負責人,只要一有空閑,就會到填埋現場督導飛灰處置作業,用他的話來講“做我們危險廢棄物處置的,員工的個人安危以及周邊的環境安全都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點閃失,我實在放心不下”。
進入伏天以來,填埋場坑底溫度高、異味重,如果不做防護措施,就連填埋場的邊緣地帶也無法長時間駐足,更別提還要在坑底作業。按照飛灰填埋處置操作規范,下場進坑作業必須佩戴防護口罩等防護裝備,但依然無法完全隔絕飛灰產生的異味,員工下到填埋場坑底不到半個小時,往往包括口罩在內渾身上下都已經濕透,“帶上口罩,還是聞得到臭味,現在通過聞味道都能分辨出這是新飛灰還是庫存飛灰了”,填埋作業班班長王中華笑著說,要說不苦不累是假的,但是每天能把一包包的飛灰安全的放置在填埋場的深坑中,心里就很有成就感,我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這點辛苦不算啥。填埋工作雖然辛苦,但絲毫沒有影響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更有效率的互相配合進行卸車作業,如何填埋能提高填埋場的容積率等等,還沒走到他們身前,就會被他們探討的話題所吸引,曬得黝黑的皮膚、滿身的灰土以及休息時傳來的爽朗的笑聲——正是每個“飛灰人”的真實寫照。
對于飛灰填埋處置未來的發展方向,水投森烽多次赴外地考察調研,與行業內專家深入溝通,水投森烽決定與時俱進并且“雙管齊下”:一方面,扎實做好傳統飛灰填埋處置業務,菏澤市及山東省內電廠所產飛灰存量較少,但勝在來源穩定,能保障公司正常運營;另一方面,積極跟進學習危廢處置市場近幾年新型固廢危廢處置循環利用技術,做好技術儲備,等待適當的市場時機,適時進行技術升級,走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的路線。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他們是勇于造“山”的“飛灰人”,更是激情投入,甘于奉獻的水發人。(胡備 供稿)